|
2017年至今,國內以及東南亞地區的立體倉庫項目需求暴漲。這一輪增長的背后是國內土地及用工成本的不斷攀升。企業為了能在嚴酷的環境下生存,不得不采取更多的自動化設備來代替人工、減少土地使用。 國內有能力設計制造立體庫貨架的企業加班加點生產,也不斷的有其他貨架企業加入到立體貨架的設計生產中。畢竟普通的貨架競爭已經白熱化,基本上無利可圖。而立體倉庫貨架總體利潤看起來確實比普通貨架高一些。立體庫貨架供貨商的增加直接導致立體庫貨架的利潤率降低。讓立體庫貨架這個產品一步步的雞肋化。 立體庫貨架產品利潤稍高是有內在的原因的: 1、貨款回收周期長,假如普通貨架的回款周期是半年,那么立體庫貨架的平均回款周期在2年左右。這里面有個資金成 本的問題。貨架企業不光需要考慮資金成本,還要具備足夠的流動資金。 2、設計成本高,普通標準貨架幾乎不需要什么專業人員,但是立體庫貨架需要非常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設計分解; 3、生產加工及安裝成本高,立體庫非標構件多,加工及安裝精度要求高,導致生產加工、安裝效率低。 4、材料成品率低,特別是立體庫立柱的成品率相對最低。 5、施工現場復雜,多方都有自己施工管理,難以協調。 很多貨架企業真正面對上面這些困難的時候,不得不放棄了這塊業務。絕對市場化的貨架行業,根本就沒有暴利的環節,也就沒有更多的資金涌入。 |